全民安全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发布者:
普及安全知识,为生命打开安全之门。由应急管理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四集系列节目《如果灾害来袭—全民安全公开课》于8月11日至8月14日每天午间12:00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CCTV-12)《生命线》栏目播出。
防患于未然,胜于救治于已然。《如果灾害来袭—全民安全公开课》创新“公开课”表达方式,通过“真实案例+实景真人体验+专家敲重点”的有机结合,围绕“液化石油气”、“电动自行车”、“安全通道”、“厨房安全”四个维度,对安全意识和自救知识进行了一次生动、形象、易学易记的科普宣传,帮助公众提升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节目将知识融入故事和体验中,易于入脑入心,是一部具有进入中小学课堂价值的安全科普节目。
液化石油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的清洁能源,像是路边的小吃店、热闹的夜市,都是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率最高的场所。它在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潜藏着安全的隐患。2023年银川富洋烧烤店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事故惨烈,31条鲜活的生命,定格在了2023年6月21日的夜晚。
为何人们最为熟悉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爆炸会有如此大的威力?节目在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李明智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液化石油气的爆炸试验。
实验开始后,工作人员将释放14分钟的液化石油气,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与液化石油气进行充分的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实验现场在安全范围内摆放了12台摄像机,其中一台为高速摄影机,所有摄影师配备了掩体进行安全保护。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为实验提供安全和专业帮助。
日常生活中,当液化石油气泄漏并浓度过高之后,开灯和操作电器设备的行为,都可能引发爆炸。液化石油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热辐射、还有一些高速破片,都会给人体和建筑带来巨大的伤害。
在这座废弃的工厂宿舍楼内,工作人员模拟了居民楼门口的日常场景,并设置了多个机位进行拍摄。两名体验者全副武装穿戴着专业装备进入火场,监测火场有毒气体浓度以及现场的温度。用震撼的视觉和专业的数据,让观众更深刻体会到电动车起火带来的巨大危害。
电动车一旦着火,90秒后,温度便可达到200摄氏度。一台电动自行车燃烧产生的毒气,足以致使上百人窒息而亡。
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某小区居民楼的楼梯间里,各种杂物堆满了整个楼梯间,几乎每个楼层都摆放着各种杂物。在这层高楼里,一旦发生火灾危险,逃生之路被如此“阻拦”,后果不堪设想。
消防安全通道的畅通到底有多么重要?逃生的速度被这些杂物阻碍,又会有哪些致命的伤害?节目体验小分队邀请了两位体验者,在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消防救援站进行了一场真实场景的模拟挑战。
两位挑战者将从消防训练塔的四层跑到一层,一共跑三轮,难度逐渐升级。体验官记录下每一轮跑下来的时间。
第一轮是无烟无杂物的消防通道。
第二轮模拟火场上的浓烟效果,增加呼吸难度和呛口鼻的感受,同时蒙住体验者的双眼,复刻火场中因浓烟弥漫能见度为零的效果。
第三轮复刻居民楼安全通道被堵塞的场景,并继续灌满浓烟。
三轮挑战完毕,结果大不相同。逃生时间每多一秒,生还的可能就少一分。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才能够守护你我生命通道的平坦。
夕阳的余晖渐渐褪去,万家灯火在夜幕中闪烁,厨房的炉火便成了最为温暖的指引。然而在这一份温馨与和谐当中,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危机。一旦疏忽大意,那跳动的火焰便会吞噬一切,让幸福的家园瞬间化为灰烬。掌握厨房火灾的预防和应对知识也是对全民来说至关重要的安全技能。
油锅起火,看似小事,但未能及时正确操作,也会引来大麻烦。江苏南京一家饭店的厨师,就因疏忽大意,将冷水倒入高温油锅中,导致火源随水的喷溅而扩散引起大火。
除了油锅起火,厨房里的可能发生的危险还有哪些?节目向观众展示了面粉粉尘碰到明火而产生的爆炸,微波炉加热带有锡纸的餐具,微波炉加热鸡蛋、馒头等危险操作所隐藏的安全隐患。